第一种是代入公式法,此方法误差来源于数据T,和摆长 第二种方法是图像法,这种方法也会有误差主要是来源于T,摆长少测半径,对结果没影响,因为我们是利用的图像的斜率,图像平移,不会带来误差 这两种结果的处理,图像法误差更小些。
一个摆长为L=1m,小球质量m=0.1kg的单摆,挂在竖直的墙旁,静止时小球恰好与墙接触但没有压力,如图所示。现将小球偏离竖直方向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振动面与墙垂直。若小球与墙相碰时没有能量损耗,试求:(1)小球的振动周期;(2)以球与墙的接触点为原点,作小球的振动图线。
不行,故而省去图。其中1,2两式子是对小球按照速度方向和摆线方向分解的,3,4是对速度水平和竖直分解,各个夹角一定要找对啊。对于四个式子,列出来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就是解得时候很繁琐,很容易算错。其实这样的题重在分析能力。
1、在进行单摆试验时,首先需要准备一个摆长约为1米的单摆。使用米尺测量摆线长度,两次测量确保准确性,测量时应注意米尺与被测摆线平行,尽量靠近,视线垂直于尺面以减少视差误差。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摆锤高度,同样进行两次测量以提高精度。在测量摆线长度时,摆角应小于5度,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操作方法很简单:将细绳的一端绕在仪器的顶端,另一端固定一块铁片,将绳子拉斜然后放手。绳子上有一个标记,当标记对准刻盘上的某个数字时,就表示绳子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比如,当标记对准数字72时,绳子每分钟摆动72次;如果标记对准数字80时,绳子每分钟摆动80次。
3、实验内容及原始数据(一)实验内容1.在细线的一端打一个比小球上的孔径稍大些的结,将细线穿过球上的小孔,制成一个单摆。2.将铁夹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把做好的单摆固定在铁夹上,使摆球自由下垂。
4、伽利略寻找实验器材,包括支架、伽利略针和摆锤。他用绳子和大铁片构建了单摆,铁片挂在绳子末端,上端固定于屋梁。计数铁片摆动次数,发现其速度慢于脉搏,他推测短绳可能使铁片摆动加快。伽利略调整绳长,使其每分钟摆动72次,这将帮助医生诊断。
5、对于单摆我们主要研究是周期 有公式T=2π根号下L/g 知道,与质量无关,仅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与摆线长度有关系。
1、实验结果:通过测量得到的单摆摆动周期和摆线长度,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79m/s。 实验误差分析:摆线在摆动过程中可能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导致测量周期偏大。摆球在悬挂点可能存在微小的摩擦阻力,影响摆长的准确测量。测量时间时,可能存在人为读数误差。
2、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小于5°角释放,计时单摆完成30~50次全振动所用时间,计算周期。重复步骤3次,求出周期平均值。改变摆长,重复上述步骤并记录数据。实验完毕,整理器材。计算重力加速度:采用公式法或图像法。
3、目的:学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原理:在偏角小于5°情况下,单摆近似做简谐运动,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测出摆长L、周期T,代入上式,可算出g值。器材:1m多长的细线,带孔的小铁球,带铁夹的铁架台,米尺,游标卡尺,秒表。步骤:用游标卡尺测小铁球直径d ,测3次,记入表格。
4、单摆,这种装置通过将一端悬挂在重力场中固定的点,另一端固定一个轻质小球,实现了令人惊叹的往复摆动。当小球的运动局限于铅直平面内,我们称其为平面单摆;若小球的摆动范围扩展至三维空间,即为球面单摆。单摆的运动周期受到其摆长L和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影响,可用近似公式T=2π√(L/g)来估算。
5、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测定重力加速度是一项常见的任务。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单摆进行实验。首先,需要设定摆长为L,然后测量单摆的周期T1。接下来,改变摆长,增加一个可量化的X值,再次测量单摆的周期,记为T2。通过单摆的周期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两个方程式。
实验内容及原始数据(一)实验内容1.在细线的一端打一个比小球上的孔径稍大些的结,将细线穿过球上的小孔,制成一个单摆。2.将铁夹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把做好的单摆固定在铁夹上,使摆球自由下垂。
以示波器实验为例,虚拟仿真实验的一部分具有固定答案,可以参考。实验预习部分随机生成答案,如977Hz,若填1000Hz,可能会导致较大扣分。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通过调节摆长,计算机计算准确度,强调遵循实验规程。避免抄袭,即使是数据固定的情况,修改数据以避免直接引用。
兴趣是学好知识的第一动力。很多物理成绩不好的人都是认为这一学科实际应用性不强,比较枯燥无味。其实不然,无论是牛顿的苹果,还是阿基米德的浴缸,无不证明物理与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你所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把你喜欢的东西和你不喜欢的东西联系起来。
第二多做题,不是傻做,而是大海里捞“针”。物理题的每种类型都有典型代表的题。象完全非弹性碰撞的题型就老是子弹打木块,不然就改成打沙袋什麽的,换汤不换药。可这种题又重要,考试常有。费点力气搞清楚它,再多做几道相似的题,把解题思路记住,就行了。
第二条就是要了解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如下八个环节: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课外学习。这里最重要的是: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这五个环节。
根据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测量方法是通过观察和计算单摆的振动周期和摆长来得到重力加速度的值。单摆是一种简单的物理实验装置,主要由一根固定在一端的轻杆或细线,以及另一端悬挂的重物构成。当单摆摆动时,其周期和摆长的关系与重力加速度密切相关。
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是一种经典实验方法,其原理基于单摆的周期与其长度和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实验所需器材包括铁架台、金属球、1米左右的丝线、秒表、游标卡尺以及米尺。制作单摆时,将丝线穿过球的小孔,在一端打结,形成一个悬挂的摆球。
具体来说,单摆的周期公式为T=2π√(L/g),其中T是单摆的周期,L是摆长,g是重力加速度。当摆长为L时,周期为T1,即T1=2π√(L/g)。增加X后,摆长变为L+X,此时周期为T2,即T2=2π√(L+X)/g)。通过这两个方程,我们可以解出g的值。
单摆法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原理如下:单摆在摆角很小(小于5度)的情况下,可以看作间谐振动,其固有周期公式为T=2π,由此可得g=。据此,只要测出摆长l和周期T,即可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单摆摆动过程中,其周期与摆长及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可以通过测量单摆的周期和摆长来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 制备单摆:选择适当的摆线长度和摆球,固定摆线的一端,悬挂摆球。